深圳技术大学(筹)“技大讲坛”掠影之第十五讲

来源:科研与校企合作部 作者:科研与校企合作部 点击数: 日期:2018-09-28 字体:


 


undefined

 

9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深圳技术大学(筹)客座教授贺贤土应邀做客“技大讲坛”,带来一场题为“我的科学生涯”的精彩讲座。深圳技术大学(筹)主任阮双琛、中国科学院院士罗民兴及深技大师生参加了这一讲座,讲座由深技大副主任徐刚主持。深圳技术大学(筹)主任阮双琛对贺贤土院士莅临表示感谢,勉励在场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执着追求的科学探索精神。

 


贺贤土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国防大科学工程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解决了多项关键科学难题。曾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惯性约束聚变技术主题秘书长和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和数理学部主任、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长期从事国家重大任务以及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专业研究。

 

 

_1_

坚持讨论,坚持探索,

科学研究工作“不能关起门来做”

 

 

1962年,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贺贤土接到通知,到北京“神秘部门”报到,从此开启了核武器研发生涯。

 

在一群良师益友陪伴鼓励下,贺贤土踏入了核武器研究门槛。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研究所大楼经常“灯火辉煌”,大家都在废寝忘食进行原子弹、氢弹研制。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_2_

兴趣从实践中来:要专注、踏实地干

 

 


贺贤土教授结合自己的经历,生动地介绍了兴趣的培养与坚持。他举例:

 

在承担第一颗原子弹的过早点火几率计算时,我就努力运用抓主要矛盾方法,用流体力学运动解耦来解决计算问题。在第一颗氢弹热测试理论研究时,我也运用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建立了多个物理模型,紧紧围绕氢弹原理试验相关物理规律进行研究,并与数学专业的同志一起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为核爆炸时的物理测量提供了方案和量程,对氢弹爆炸过程的物理规律及理论设计的可靠性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1966年到1969年间,贺贤土院士出任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的物理理论研究设计组组长,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这段时间内,他和他的团队多次往返北京-青海-新疆,从吐鲁番到马兰的搓板路,翻过天山,成了泥人。一次次艰辛付出,也让他们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_3_

为祖国奉献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不可割舍的情怀

 

 

谈起当初加入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的故事,贺教授表示一开始一切都掩藏在面纱下,最初被通知去煤炭工业部招待所报到,他还隐隐担心自己以后从一个研究物理的变成“挖煤的”。当正式加入九所之后,见到了众多著名科学家,又听说九所是研制核武器的,他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的投入到了为新中国国防事业添砖加瓦的队伍中。

 

1964年10月6日,当周总理向全国人民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包括他在内的科研人员纷纷留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些不能为外人道的艰辛,那一个个不停奋战的夜晚,一切的一切都有了回报。

 

当时研究所附近学校的师生们在我们所的地板上密密麻麻的写下‘非常感谢你们’的留言,我们每一个人都热泪盈眶,觉得为祖国、为人民做的这些事都是值得的。

 

再提起那段岁月,我们仍旧能感受到贺教授发自内心的感动与自豪。

 

 

_4_

对于深圳技术大学,贺教授想说……

 


 

贺贤土教授的精彩分享赢得了深技大师生的热烈掌声。互动环节大家积极提出问题,贺教授均一一予详细解答。最后,他结合深圳技术大学的定位与学科建设,对在场同学提出了几点建议:要养成执着追求的科学探索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对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追求知其所以然,任何成功者都有他们的甜酸苦辣的经历,只有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人才能成功。同时,也要如饥似渴的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记住,兴趣与激情来自科学实践中对问题知其所以然的执着追求,要做科学研究的“有心人”。